近日,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日通报登革热疫情监测情况,9月30日至10月6日,全省新增报告1770例登革热病例。无新增重症病例、死亡病例。
根据上述通报,广东本地病例1764例,分布在佛山617例、广州251例、深圳112例、江门98例等;输入病例6例,分布在深圳3例、广州、中山和茂名各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登革热是经伊蚊(即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感染后会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及骨头痛,严重者会出现出血甚至死亡。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控制媒介伊蚊、预防蚊虫叮咬是避免登革热的最佳方式。预防登革热从控制伊蚊着手,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传播。
此外,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今年9月下半月“蚊子地图”。今年9月下半月,全省共监测到26个媒介伊蚊高密度监测点所在镇街,其中广州市最多,有10个,其次为珠海市和汕头市,各有4个。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当前广东省仍处于登革热流行季节。专家建议市民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动手、户户清理,翻盆倒罐清积水,清理蚊虫孳生地;同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预防伊蚊叮咬,防患于未然。
最近,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感染登革热的经历,表示“很痛苦”“简直劫后余生”。
广东7天新增2029例登革热病例
据广东疾控最新披露,2024年第42周(10月14日至10月20日),广东全省新增报告2029例登革热
例。截至目前,2024年未报告死亡病例。
10月26日,
广东省疾控公布9月传染病数据,
登革热增长明显。
据广东疾控消息,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由于会剧烈疼痛,又会被称为“断骨热”。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数为5~8天。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
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一定要及时就医。
不见面就能传染,严重可致死
据央广网报道,伊蚊传播登革热的途径是“患者→伊蚊→其他人”,即伊蚊叮咬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在蚊体内大量复制,当它再去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他。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
“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
高热:突发高烧(40°C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登革热治疗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如果不及时治疗,拖成重症,可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但从症状上可以看出来,登革热初期很容易和感冒搞混,所以,尽早识别和治疗很重要。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积极诊断和治疗。
一旦二次感染
重症风险大大增加
据广州日报报道,10月21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资深公共卫生专家王鸣提醒,目前确认有四种型别的登革病毒,感染一种登革病毒,不代表对其他登革病毒免疫,因此可能发生二次感染,二次感染后重症风险大。
根据广州疾控发布的消息,目前广州全市的大部分街镇都已涉及登革热疫情。王鸣指出,目前确认的引发登革热的登革病毒共有四种型别,并且尚未有疫苗。“有些市民以为得过一次登革热就不会再得了,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比如感染了一种登革病毒之后,还是可能会感染另一种登革病毒的,而之前感染后所产生的抗体,不仅不能作为另一种登革病毒的保护,反而还可能使第二次感染后重症风险大大增加,这就是抗体增强效应。”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介绍,广东地区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起的登革热(Dengue fever,DF)流行不会长期持续,且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流行。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还是呈现出区域流行和局部暴发的特征,在广东、海南等地高发。此外,广东地区登革热的流行态势,正赶上全球登革热流行周期的尾声阶段。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临床中心主任陈志海表示,登革热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登革热患者属于轻症范畴,经历一至两周的自然病程后有望自愈。
网络通讯
42.70MB
媒体音乐
34.24MB
时尚购物
34.09MB
金融理财
46.43MB
小说阅读
69.30MB
成长教育
111.39MB
住宿驿站
27.77MB
41.54MB
摄影美学
41.66MB
棋牌扑克
211.83MB
角色扮演
268.20MB
休闲益智
45.91MB
145.30MB
73.84MB
141.71MB
传奇三国
201.42MB
85.64MB
战争塔防
68.28MB
渝ICP备20008086号-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inglingyihcn@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
广东疾控最新提醒:全省一周新增1770例登革热
近日,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日通报登革热疫情监测情况,9月30日至10月6日,全省新增报告1770例登革热病例。无新增重症病例、死亡病例。
根据上述通报,广东本地病例1764例,分布在佛山617例、广州251例、深圳112例、江门98例等;输入病例6例,分布在深圳3例、广州、中山和茂名各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登革热是经伊蚊(即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感染后会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及骨头痛,严重者会出现出血甚至死亡。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控制媒介伊蚊、预防蚊虫叮咬是避免登革热的最佳方式。预防登革热从控制伊蚊着手,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传播。
此外,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今年9月下半月“蚊子地图”。今年9月下半月,全省共监测到26个媒介伊蚊高密度监测点所在镇街,其中广州市最多,有10个,其次为珠海市和汕头市,各有4个。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当前广东省仍处于登革热流行季节。专家建议市民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动手、户户清理,翻盆倒罐清积水,清理蚊虫孳生地;同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预防伊蚊叮咬,防患于未然。
广东7天新增2029例登革热病例,不见面也能传染
最近,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感染登革热的经历,表示“很痛苦”“简直劫后余生”。
广东7天新增2029例登革热病例
据广东疾控最新披露,2024年第42周(10月14日至10月20日),广东全省新增报告2029例登革热
例。截至目前,2024年未报告死亡病例。
10月26日,
广东省疾控公布9月传染病数据,
登革热增长明显。
据广东疾控消息,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由于会剧烈疼痛,又会被称为“断骨热”。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数为5~8天。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
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一定要及时就医。
不见面就能传染,严重可致死
据央广网报道,伊蚊传播登革热的途径是“患者→伊蚊→其他人”,即伊蚊叮咬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在蚊体内大量复制,当它再去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他。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
“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
高热:突发高烧(40°C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登革热治疗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如果不及时治疗,拖成重症,可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但从症状上可以看出来,登革热初期很容易和感冒搞混,所以,尽早识别和治疗很重要。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积极诊断和治疗。
一旦二次感染
重症风险大大增加
据广州日报报道,10月21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资深公共卫生专家王鸣提醒,目前确认有四种型别的登革病毒,感染一种登革病毒,不代表对其他登革病毒免疫,因此可能发生二次感染,二次感染后重症风险大。
根据广州疾控发布的消息,目前广州全市的大部分街镇都已涉及登革热疫情。王鸣指出,目前确认的引发登革热的登革病毒共有四种型别,并且尚未有疫苗。“有些市民以为得过一次登革热就不会再得了,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比如感染了一种登革病毒之后,还是可能会感染另一种登革病毒的,而之前感染后所产生的抗体,不仅不能作为另一种登革病毒的保护,反而还可能使第二次感染后重症风险大大增加,这就是抗体增强效应。”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介绍,广东地区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起的登革热(Dengue fever,DF)流行不会长期持续,且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流行。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还是呈现出区域流行和局部暴发的特征,在广东、海南等地高发。此外,广东地区登革热的流行态势,正赶上全球登革热流行周期的尾声阶段。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临床中心主任陈志海表示,登革热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登革热患者属于轻症范畴,经历一至两周的自然病程后有望自愈。
网络通讯
42.70MB
媒体音乐
34.24MB
时尚购物
34.09MB
金融理财
46.43MB
小说阅读
69.30MB
成长教育
111.39MB
住宿驿站
27.77MB
成长教育
41.54MB
摄影美学
41.66MB
棋牌扑克
211.83MB
角色扮演
268.20MB
休闲益智
45.91MB
棋牌扑克
145.30MB
休闲益智
73.84MB
角色扮演
141.71MB
传奇三国
201.42MB
棋牌扑克
85.64MB
战争塔防
68.2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