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IT解答 > 2000年5月,中国提出的3G标准TD-SCDMA被国际电联确立为3G三大国际标准之一

2000年5月,中国提出的3G标准TD-SCDMA被国际电联确立为3G三大国际标准之一

发布时间:2024-08-02 14:23:24 作者:001资源网 阅读:0次

2000年,大唐公司提出的TD-SCDMA获得国际电信联盟的批准,成为第一个由中国提出的3G移动通信国际标准。

2000年5月,中国提出的3G标准TD-SCDMA被国际电联确立为3G三大国际标准之一

扩展阅读:

3G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的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服务。

2000年5月,中国提出的3G标准TD-SCDMA被国际电联确立为3G三大国际标准之一

作为TD-SCDMA专利的所有者,大唐大唐电信集团在各个场合都强调TD-SCDMA是中国主导的标准,应该齐心协力为TD呐喊。

终于,在大唐电信集团的努力运作下,国内形成了统一意见,努力推动TD-SCDMA成为国际标准。

2000年5月,在国家信息产业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的强硬表态支持下,ITU(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宣布,将中国的TD-SCDMA,与欧洲的WCDMA、美国的CDMA2000并列为三大3G国际标准。

2000年5月,中国提出的3G标准TD-SCDMA被国际电联确立为3G三大国际标准之一

TD-SCDMA是百年电信史上,中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它代表着我国在移动通信技术上的巨大跨越。但人们更愿从荣誉和实利的角度,来衡量它的价值。
前两代移动通信,无论是第一代笨得像砖头的模拟手机“大哥大”,还是第二代的GSM(中国移动139手机为代表)和CDMA(中国联通133手机为代表)数字通信,中国人都没有什么发言权。
建第一代移动通信网,所有东西都是进口,至少2500亿元流进了国外公司的腰包,比三峡工程的造价还要高。投资近1.5万亿元的第二代网建设,由于标准由他人主导,直到多年以后,国产手机、基站、移动交换机的市场占有率也并不高。

2000年5月,中国提出的3G标准TD-SCDMA被国际电联确立为3G三大国际标准之一

1997年4月,国际电信联盟向世界各国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中国人决定闯一闯。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大唐电信集团从智能天线、同步CDMA、接力切换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起步,经过3年努力,所提出的TD-SCDMA终于在2000年5月被国际电联确立为3G三大国际标准之一。

1965年,远距离拨号连接的里程碑:使用TX-2与Q-32,Lawrence G. Roberts和Tom Marill创造了历史!

1965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劳伦斯罗伯茨(Lawrence G.Roberts)在马萨诸塞州的TX-2计算机和加州SDC的Tom Marill(Tom Marill)用Q-32进行了第一次远距离拨号连接。

Lawrence G.Roberts于1965年使用TX-2和Tom Marill用Q-32进行了第一次远距离拨号连接

扩展阅读

1965年,麦瑞尔代表美洲电脑公司向APAR提交了一份计划,提议在马萨诸塞州和加利弗尼亚州之间进行一次联网实验。ARPA担心Marill的公司的规模不足以完成这项实验,于是建议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来主持这项实验。如果实验成功,那不仅仅表示理论的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象征人类崭新的交流方法即将开始。 

当时,Lawrence Roberts正好在林肯实验室工作,负责这项实验的任务落到了他的肩上 。Roberts和Marill通过只有2,400bps的调制解调器,将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TX-2电 脑和加利弗尼亚州SDC系统发展公司的Q-32电脑连接到了一起。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不同电脑之间的远距离联网。而且,系统使用的是分时方式( TimeSharing)。在多用户电脑环境中,虽然每个用户都感觉是和大家同时工作的,但电脑并不能真正同时处理不同的工作。电脑不是处理完一个用户的提交的任务后才去处理下一个 用户的任务的,而是为每个用户提交的任务都分配一小段的处理时间,并把用户的任务分成多个的小段,然后对这些小段按照先后次序循环处理。由于电脑的速度很快,所以用户感觉不到执行中间的停顿。

2000年,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

从1995年到2001年,互联网经历了现在所说的互联网泡沫。在互联网泡沫期间,互联网公司从股票和投资中赚取了大量的钱,直到2000年泡沫开始破裂,公司也随之破产。

2000年,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

扩展阅读:

互联网泡沫,指的是1995年至2000年间,投资者向互联网初创企业注资,希望这些刚刚起步的公司能很快实现盈利。对网络公司的投机性投资(以互联网上的公司使用的“.com”域名命名)推高了股市。以科技为中心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从1995年的不足1000点升至2000年3月10日的5408.60点。

从1995年到2001年,互联网经历了现在所说的互联网泡沫。在互联网泡沫期间,互联网公司从股票和投资中赚取了大量的钱,直到2000年泡沫开始破裂,公司也随之破产。

2000年,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

互联网的摇篮:阿帕网于1968年点燃!

互联网始于1969年,前身是创建于1968年的ARPA网(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建的计算机网,又称阿帕网)。最初设计的目的是为美国国防系统提供一个分散式的网络通信指挥系统。

互联网前身阿帕网(ARPN)于1968年正式投入运行

扩展阅

所谓“阿帕”(ARPA),是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的简称。他的核心机构之一是信息处理处(IPTO,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fice),一直在关注电脑图形、网络通讯、超级计算机等研究课题。

互联网前身阿帕网(ARPN)于1968年正式投入运行

1962年,J·C·R·利克里德离开MIT,加入ARPA,并在后来成为IPTO的首席执行官。也就是他在任期间将办公室名称从命令控制研究(Command and Control Research)改为IPTO。也就是在他任职期间,据估计,整个美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研究的70%由ARPA赞助,并在许多人看来与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军事机构相去甚远,并给许多研究者自由领域来实验,结果ARPA不仅成为网络诞生地,同样也是电脑图形、平行过程、计算机模拟飞行等重要成果的诞生地。
1964年伊凡·苏泽兰继任担任该处处长,两年后的鲍勃·泰勒上任,他在任职期间萌发了新型计算机网络的想法,并筹集资金启动试验。在鲍勃·泰勒的一再邀请下,日后成为“阿帕网之父”的拉里·罗伯茨出任信息处理处处长。
1967年,罗伯茨来到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着手筹建“分布式网络”。人员调度和工程设计很顺利,不到一年,就提出阿帕网的构想。随着计划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罗伯茨在描图纸上陆续绘制了数以百计的网络连接设计图,使之结构日益成熟。
1968年,罗伯茨提交研究报告《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其中着力阐发的就是让“阿帕”的电脑达到互相连接,从而使大家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根据这份报告组建的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网”,就是著名的“阿帕网”,拉里·罗伯茨也就成为“阿帕网之父”。
1969年底,阿帕网正式投入运行。

渝ICP备20008086号-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inglingyihcn@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